7×24小时提供专业服务

服务监督0519-87265222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120万一针,癌细胞清零?癌症患者的“救命稻草”为何遥不可及?

浏览量:55   / 时间:2025-09-22
  抗癌第四年,李晴用尽了所有传统治疗手段,病情却仍在进展。主治医生向她推荐了CAR-T疗法——这个她从没听过的前沿技术,成了“最后搏一搏”的希望


  2022年3月,在湖北咸宁的家中,28岁的李晴无意中摸到了右侧乳腺有肿块,随后在武汉亚心总医院被确诊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一种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三年间,她经历了化疗、自体移植、靶向药乃至中医针灸等多种疗法,肿瘤仍多次复发、全身转移。 


  今年初,几近放弃的她听从医生建议,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接受了CAR-T单靶点治疗。在她看来,这种疗法比化疗舒服多了——一针见效、没有呕吐、掉头发的副作用、低烧了几天便能正常生活。半个月后,她体内癌细胞已基本清零。


  事实上,李晴所接受的CAR-T是一种免疫细胞疗法。简单来说,就是将人自己的免疫细胞提取出来,通过高科技手段增强它的“威力”,再送回患者体内,用来消灭癌细胞。


  因此,如同拥有“智能导弹系统”的“特种部队”,CAR-T疗法凭借在血液肿瘤领域取得的惊艳“战绩”,成为近年抗癌治疗的“新秀”。


  目前国内已有6款CAR-T产品上市,主要用于白血病、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部分产品和适应症的患者10年生存率可以超过50%,甚至其中80%以上的患者病情可以完全缓解。全球首例接受该疗法治疗的白血病患儿,已无癌生存13年并在5月庆祝了自己的20岁生日。


  希望背后,另一个问题也随之而来。这项个体化疗法常被贴上“天价”标签。国内CAR-T治疗定价普遍在100万–130万元之间,且尚未纳入医保,患者需完全自费或借助商业保险承担。李晴治疗后,不少病友前来咨询,但多数因费用高昂而无奈放弃。 


细胞疗法真能“终结”癌症吗?目前还存在哪些瓶颈?天价疗法又如何才能真正惠及普通患者? 


  和李晴的背水一战不同,27岁的洪丽主动选择了CAR-T治疗。她患系统性红斑狼疮已有八年,一直采用激素和免疫抑制治疗,不仅面临股骨头坏死风险,病情还反复发作。“有病友接受CAR-T治疗后慢慢停了药,我也希望可以彻底摆脱困扰。”


  今年7月,经全面评估,洪丽进入武汉市第一医院的试验组。她首先要做的是“血细胞分离”。医护人员从她的颈部静脉采血,通过一台专用设备分离出血液中的T细胞,再将这些细胞低温送至实验室进行提纯和改造。


“我们身体里有一支强大的‘免疫军团’,它们每天都在保护我们,抵御病毒、细菌和各种坏蛋。T细胞就像是‘免疫军团’里的‘特种兵’,战斗力超强,但有时候会被狡猾的癌细胞骗过去。”中国药科大学多靶标天然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新药研究中心主任钱海解释道。


  所谓CAR-T疗法,就是科研人员把T细胞从患者体内提取出来,通过技术手段,给它们装上“GPS”和“动力马达”(CAR),升级为CAR-T细胞,并扩充数量。装备升级后的“特种兵”们,不仅能精准识别癌细胞,还威力大增。这时,再把它们送回患者体内,用以消灭癌细胞。


  不仅如此,这些改造后的“免疫卫兵”可在体内长期存活、增殖,持续清除癌细胞,降低复发风险。目前,除CAR-T外,CAR-NK、TCR-T、TILs等细胞疗法也在研发中,其机制和应用各有不同。


  现在,洪丽正在家等待细胞回输。尽管CAR-T的不良反应普遍较小,但她仍不免忐忑钱海指出,少数患者可能出现高烧、低血压、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癫痫等不良反应,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值得注意的是,CAR-T在血液肿瘤中效果显著,但对实体瘤(如肺癌、胃癌)仍存在较大局限,并非是万能的“灵丹妙药”。钱海解释说,血液瘤癌细胞分散于血液中,易于识别;而实体瘤结构致密,会阻碍T细胞渗透。此外,实体瘤异质性强,癌细胞易变异,可能导致CAR-T治疗效果打折扣。 


   扩大适应症也能惠及更多患者。目前CAR-T主要应用于血液肿瘤,但在占肿瘤病例90%实体瘤领域以及自身免疫病、感染性疾病和衰老相关疾病等领域也有巨大潜力。


  如今产业界正在探索,让细胞疗法在肝癌、胃癌、胰腺癌等患者更多、病情更险恶的癌种上,呈现更好的疗效,甚至治愈。通过扩展适应症,可服务更广泛人群,摊薄成本,形成规模效应。


  钱海从事创新药物研究多年,申请过29项中国专利,4项国际专利。在他看来,真正的医学突破,不仅在于科研前沿,更在于让创新疗法穿越价格壁垒,成为人人可及的希望。